首页 > 金融

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 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今日开幕

时间:2019-11-18 17:23:5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admin
   区块链、大数据落地哪些金融场景?网络风险给金融安全带来哪些挑战?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成效如何?今天上午,以“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开幕。

  据介绍,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担任指导单位,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担任联合主办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延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房山区委区政府围绕着“三区一节点”定位,深入实施创新引领、重大项目带动、文旅融合三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和科技金融创新城。在金融产业发展方面,房山区重点打造北京基金小镇和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示范园,两个特色金融园区推动产业升级。据了解,在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2年规划中,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被明确定位为“北京市西南部金融科技安全产业集群的核心”,现已入驻企业483家,累计实现税收12.4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致辞与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就“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安全与中国金融改革”、 “应对金融科技挑战 构建监管科技创新”、“金融科技重塑金融安全新生态”、“网络风险与金融安全”、“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安全挑战”、“区块链与金融安全新技术前瞻”、“聚焦金融安全,打造有吸引力的特色金融聚集区”、“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共话金融安全与科技创新,探讨金融安全未来的发展,促进金融安全领域全球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稳定,为维护首都金融安全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指出,当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日益紧密,金融产业链和价值链持续延展,金融账户的关联性、交互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简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构成的交叉度和复杂度更加突出,这些变化给当今形势下的金融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金融监管的实时性、精准性、穿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监管科技日益成为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等多方关注的全球性焦点议题。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认为金融科技要保持技术中性原则。“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并非监管科技本身的风险,而是监管科技应用于金融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关注的是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而不是技术属性。从金融科技的监管的角度,不鼓励通过大科技公司利用技术优势形成对某项金融服务的垄断从而获取超额利润,要保持技术中性原则。”谢平说。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则指出,金融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全球化以后,国际金融风险的外溢性越来越强,各国的货币政策、项目之间的影响对于整体全球化金融带来了很多复杂性。金融安全不应只限于在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领域,还应该再扩大。金融安全体系除了监管部门,还应包括生态、法律、会计制度等。

  “中国金融开放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不能因为开放以后可能有外部风险输入到中国来就不开放,要加快建设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提到,“金融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把风险分散开来,一分散开来金融体系就安全了。因此,要加快构建一个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所谓‘有弹性’就是对风险有很好的免疫能力、风险分散能力。”他认为,建立有弹性金融体系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改革措施。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娴在论坛上表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要以实现金融稳定为总体目标,通过制定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宏观审慎工具维护金融安全,降低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要建立宏观优先的原则,在宏观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优化宏观审慎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王娴说。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广告发行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关于我们

新闻热线:010-89537282 84772563 84772559网站纠错QQ:2560023661网络纠错:010-89537282

版权所有(C) 2005-2016 法人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9024101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080号

Copyright 2016 www.fare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日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