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七月是著名华侨之乡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杨梅采摘季。每到这个时节,在外的文成人心心念念家乡杨梅的那一口酸甜。但因杨梅保鲜期短,缺少相应运输保存技术,一直无法漂洋出海,海外游子们只能望梅止渴。
这份期待,自去年开始便成为了现实。2018年,文成县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文成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康院)挂牌成立,积极开展院企合作,研发出的杨梅保鲜技术获得了专利,并很快在当地普及应用。
“不只是出口的杨梅,当地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冷藏运输等,我们都极力提供科技支撑,进行品质把控,促使农产品稳定增产乃至远销海外。”农康院院长张呈念说道。
据了解,山地面积占文成县总面积的82.5%,高山蔬果产业一直是文成县重点农产业。当地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整合创新要素、公共服务资源,为果蔬产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使产业生态更具活力。
补产业短板 保鲜深加工双线布局
刚采摘的果蔬如何保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文成县的农户。若采摘时节、恶劣的天气以及有限的运输能力撞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焦虑将更加强烈。
“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冷库保存。”张呈念表示,果蔬采摘后放入冷库,既保鲜又遏制细菌滋生。这种办法的好处都知道,但囿于文成种植户单体小,大多无力置办冷库这样的大型设备。
为此,文成县科技局投资40余万元,农康院安排专家实地调研并设计制作了单体可容纳3吨农产品的可移动智能冷库。
张呈念介绍,移动冷库延长了农产品的上市周期,避免了农产品成熟期量大价低的情况,产品也可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帮助种植户不增产也增收。
“目前一期已经投放5套智能冷库,供农户免费使用。”张呈念说,它们被设置在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场所,已有60余户种植户受益。
除了农产品自然保鲜问题,地处沿海的文成常遭台风侵袭,农作物受灾也是家常便饭。2013年10月,台风“菲特”造成当地后巷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鲜切花种植基地设施和种苗严重损坏,经济损失超300万元。
“缺乏花卉烘干体系,是文成高山花卉产业发展的瓶颈。”文成县科技局局长程东表示,这是当地农化品深加工短板的典型体现。
针对这一情况,文成县科技局联合农康院,拟建设5个烘房,着手金丝皇菊、金边玫瑰等食用花卉烘干技术研究和烘房体系建设,以期带动周边“企业+农户+基地”的契约式食用花卉产业发展。
“除了烘房,我们还准备针对糯米山药的技术加工,在农康院建造加工车间,占地约700平方米,可供科研人员及种植企业共同使用。”程东表示,该计划已明确方案,争取在年内完成。
新技术引入 示范基地以点带面
走入文成二源镇科技示范方,穿过挂满猕猴桃和葡萄的绿色长廊,映入眼帘的便是随风摇曳的荷花。彩色水稻、紫色大茄子、上百个品种的山药地……移步换景,一圈走起来,处处是景处处美。
今年年初,文成县二源镇政府集中流转300多亩连片土地,建设了70余亩标准化农田,用于种植与地理区位相匹配的农作物。一批批来自温州市农科院科技人员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在二源镇科技示范方集成,已成为田园风光的一部分。
“我们同样会联合企业主体,引进一批新的技术模式,在科技示范方进行示范生产。”张呈念说,目前已初步建成二源镇科技示范方、让川花卉基地两大示范基地,共规划示范田800余亩,基本满足产业示范要求。
“去年,我们鼓励科研人员直接对接文成县的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开展了项目研究。”张呈念介绍说,最终遴选了16个科研项目,其中若干项目,也将通过示范基地进行技术释放。
今年5月,经农康院科研人员改造的“久保田”大型拖拉机在二源镇驼田村的高标准农田现身。相比常规的小型农机,这款改造后的拖拉机更适用于文成山地,同样开垦2亩地,不仅将工时从2天缩减至30分钟,费用也从200多元降到了60元左右。
相比江南平原种植区,文成县山地居多,气温偏低,特殊的种植环境也要求示范基地的技术引进更具有针对性。比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罗天宽教授利用高山的低温特点,在示范基地开展了“越夏”种植产业化的实践。
“罗教授引进了草莓脱毒苗繁育技术,并指导农户开展草莓脱毒苗繁育,已经在二源高山平台试种。”张呈念说,应用该技术后,预计亩产可达4000多元,推广前景十分可观。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赋予产业平台高价值
拥有将近6万亩的种植面积,2018年产值达1.9亿元的文成杨梅,已位居文成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首。随着文成杨梅的热卖,农业技术服务的有序开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的条件也愈发成熟。
“塑造专门的品牌,需要系列服务平台予以支撑。”张呈念表示,农康院正在积极构建完备的科技服务链,从育种栽培到成品销售,帮助合作商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
据了解,当地正在推进“互联网+”农业可视化平台建设,农康院已配合多家合作社在杨梅种植区装上监测摄像头,供合作商与顾客在线监控种植环节,追溯产品源头。
“除了现场可视、源头可溯,该平台还将通过物联网化的高效植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供线上供需对接,线下实物配送、选种环境匹配等服务功能。”张呈念透露,今年7月底,该平台将在二源科技示范方、珊溪杨梅种植区率先完成建设。
去年年底,由文成高山果蔬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申报的区域公共品牌“浙哩农康”成功通过审批。印有浙哩农康商标的文成优质杨梅也已经上市,并成功出口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好评。
“结合高山农业优势,文成县也在积极创建创新服务综合体。”程东表示,基于现有的销售渠道和文成侨乡的优势,创建公共品牌,将进一步拓展文成农产品的市场。
“通过严格的筛选,目前已有若干家企业带着杨梅、山药,金丝皇菊等品类加入了这份‘田园套餐’。”张呈念表示,在优化种植技术的同时,农康院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此打响“浙哩农康”这个招牌。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新闻热线:010-89537282 84772563 84772559网站纠错QQ:2560023661网络纠错:010-89537282
版权所有(C) 2005-2016 法人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9024101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080号
Copyright 2016 www.fare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日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