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7日,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奏响,大获成功。六十年过去,《梁祝》的地位依旧无可撼动。昨晚,由《梁祝》衍生而来的音乐剧场《真爱·梁祝》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演出的最后,著名小提琴家、《梁祝》的首演者俞丽拿登台,再度奏响了这段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旋律。黑白的影像片段见证了时光流逝,当年梳着短发的女学生如今已是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泰斗,《梁祝》与俞丽拿,一曲一人相偕了大半生。
2009年,《梁祝》问世五十周年时,一场纪念演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首曲子,我们拉了三遍,第一遍是我,第二遍是盛中国和西崎崇子,第三遍是四位年轻的小提琴家。”俞丽拿回忆道。转眼又是十年过去,盛中国病逝,两位作曲家都年逾耄耋,俞丽拿也已经79岁,她深感必须再为《梁祝》做点什么。
音乐上的成就,并不是《梁祝》的全部。俞丽拿认为,《梁祝》之所以广受欢迎,并不只是因为它打破了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音乐的历史,那段矢志不渝的东方爱情故事也深深触及了世界各地的听众。“《梁祝》的精神是真爱,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爱情观。”于是,用时下流行的“音乐剧场”再现经典的想法在俞丽拿心中渐渐成型。
音乐剧场《真爱·梁祝》源于《梁祝》,又跳出《梁祝》,它历时两年打造,以“梁祝”为线索,连缀起樊锦诗与彭金章、巴金与萧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三段生死相依的中国爱情故事,并分别用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的方式加以呈现。昨晚的演出中,王亚彬、王定飞、陈阳等艺术家先后登台。
终章部分,指挥家夏小汤与中国爱乐乐团、俞丽拿学生王之炅再次回归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本身。全曲奏完,乐团并未离去,“预感”敏锐的观众已经开始欢呼。终于,俞丽拿与著名歌唱家雷佳从舞台的左右两侧分别上场,演绎了《梁祝》中经典的《化蝶》一段。2010年,俞丽拿宣布“封琴”,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她想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封琴”近十年,只因《梁祝》,她的琴声再次回到了阔别许久的舞台。63岁的观众朱先生对《梁祝》格外有一份情结在,“拉过《梁祝》的小提琴家太多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俞丽拿老师的版本,她是首演者,理解和演绎都特别细腻。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俞丽拿和《梁祝》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时代记忆。”钱家俊 摄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
热点图文
热门资讯
新闻热线:010-89537282 84772563 84772559网站纠错QQ:2560023661网络纠错:010-89537282
版权所有(C) 2005-2016 法人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9024101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080号
Copyright 2016 www.fare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日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